首页| 资讯| 招生| 高考| 考研| 留学| 自考| 校园| 成考| 远程| 中外合作| 书店| 专转本| 教育搜索| 中考| 港澳招生| 培训| 民办| 论坛
师资力量

  “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要建设一流大学,靠的是聚一流师资、出一流成果、育一流人才。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天津大学在实施“教育振兴计划”建设期间,将师资队伍视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采取有力措施强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从而聚集了一大批一流人才,形成了以杰出人才为学科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的强

  势学术群体。这些杰出人才不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显示度的教学科研成果,带动和带领学科群向高水平发展,同时在学科的软环境建设和面向世界的战略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大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正向着高水平、高素质迈进。

  “计划”建设期间,天津大学通过实施“杰出人才引进计划”、“优秀海外留学人员来校短期工作计划”、“青年教师基金资助计划”和“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计划”等,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在“杰出人才引进计划”中,学校将杰出人才分为院士、特聘教授、杰出人才三个层次,将队伍建设经费主要用于特聘教授和杰出人才的引进,对杰出人才引进采取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每名特聘教授资助科研启动费200万元,成果突出的甚至追加到350万元;对杰出人才则根据其学术水平、科研需要和资历经历等,给予20万-80万元不等的科研启动费。引进的特聘教授和杰出人才均由学校负责解决个人住房和科研用房问题,并配备科研助手。

  近三年来,天津大学培养和引进院士3名,双聘院士3名,引进和培养了特聘教授14名,资助引进杰出人才47名,同时引进选留245名博士补充教师队伍。在引进的杰出人才中,有11人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资助。这些杰出人才在学校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讲授课程79门,指导研究生30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16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科研项目62项,横向科研项目20项。他们作为项目负责人领衔承担的科研项目总经费近2000万元,发表学术论文386篇,其中SCI/EI检索216篇;出版著作4部。目前他们全都是本学科领域中的领军人物和学术带头人,这一优秀人才群体在学校争取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创建新兴学科的过程中,在构筑学科平台、调整学科布局和促进学科交叉的过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大学引进的杰出人才中,有一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来校后被教育部批准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同时也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的资助。作为院长和学术带头人,他在药学院的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该学院已经形成了以两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为带头人、以18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创建了药学学科,并紧紧瞄准世界药学学科的发展前沿,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逐步形成药物研究的科学系统化的平台。

  环境学院通过引进杰出人才,改变了传统的学科研究方向,促进了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的发展,2003年一举申报成功3个博士点。2003年3月进入该学院工作的一位杰出人才,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除承担了学校学科建设项目、用双语为研究生开设学位课程外,还争取到两项欧洲委员会资助的项目,项目经费近200万元人民币。其中一项由他主持,与西班牙马德里大学、意大利佩鲁贾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共同开展合作研究。机械学院的一位特聘教授来校后,与其他教授合作,在固体力学学科开辟了“智能生物材料力学和导电高分子材料力学”等4个新的研究方向,把对智能生物复合材料的固体力学研究嫁接到传统固体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学科增长点,使老学科焕发出新的生机。

  在引进杰出人才的同时,天津大学积极创新用人机制,试行新型的聘任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学校突破常规,改变以往实体学院院长都是从本学院内部产生的做法,通过媒体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学院院长和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学校在新建学院建立了全新的用人机制和运作模式,实行合同聘任制,给院长以充分的用人自主权和资金支配权,院长可以有效地实施自己的工作思路,直接在国内外招聘人才,实行聘约管理;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不同的人员确定不同的职责和任务,并明确其聘期以及应聘者享有的待遇;可以按照应聘者完成职责任务的情况,自主考核并决定继续聘任或解除聘任合同。学院的管理人员也完全实行公开招聘,实行聘用合同制。

  在人才引进过程中,天津大学围绕传统优势学科聚拢杰出人才,以保证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使优势学科更优。如化工学院依托原有传统优势学科,形成了一支由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来自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博士们组成的学术研究团队,以重组和交叉学科的形式培育了“新能源及支撑技术”、“先进材料科学与工业化技术”、“生态化工技术”、“中药现代化与现代制药技术”等新的学科增长点,在原有传统优势学科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生物化工”现已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实现了学科交叉、优势互补和综合发展的格局。

  杰出人才的加盟,有力促进了天津大学学科与学术梯队的建设与发展。现任精仪学院院长自2001年回国后发展迅速,他带领的研究团队也迅速扩大,现在他领导的课题组研究方向涵盖了测控技术、分析仪器、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等,形成了结构合理、人尽其才的学术队伍。他以在国外的研究为基础,以天津大学测控技术及仪器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后盾,以研究团队为主力,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在此基础上,他先后组建了天津大学生物光学研究所,成立了天大科技园下属的3家科技发展公司,使科研及其产业化齐头并进,为学科的长远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杰出人才落户天津大学,在学科前沿领域开展研究与探索的同时,在学科的软环境建设和面向世界的战略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活跃敏捷的学术思想和思维方式,不仅对老学科的创新与发展、而且对新兴交叉学科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杰出人才还利用他们在国外的“学缘”关系,有力地促进了天津大学与国际知名高校和高水平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他们中的许多人用自己在国外所获得的科研基金,为其他教师提供在国外进修的机会;他们自己也充当“伯乐”,为天津大学发现和引进了更多的优秀人才。

  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计划”建设期间,天津大学既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又注重对“本土人才”的培养,注重处理好人才引进与培养的关系,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学校制定并实施了“中青年后备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共选拔了237人分三批进行了培养,学校根据不同情况对他们在科研、教学及职称晋升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支持。通过这一计划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列入该计划的人员中已有100余人晋升为教授,70余人成为博士生导师,9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8人获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资助,形成了学校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连续性,天大又采取多种相关措施,如对青年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制度,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学位、选派他们出国进修、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创造了有利于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学术及人文环境。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按照区分层次、专兼结合的用人思路,整合师资力量。强化教师系列队伍和专业技术系列队伍的沟通与联系,把专业技术队伍中的优秀人员通过学科整合纳入到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来,承担相应的研究生教学和科研工作,从而缓解了由于扩招带来的巨大压力,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资源支持。

  经过建设,天津大学教师队伍结构得到明显改善,教师的平均年龄亦有大幅度下降,初步形成了结构比较合理、素质精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师资队伍,有效地保证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逐步向高水平、高素质迈进。

校园夜景
广场夜景
校园正门
 
Copyright 1999-2009 江苏招生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专业的招生门户网站
国家信息产业部网站经营许可证编号:苏B2-20060075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号:苏ICP备05000800